
“谢谢你们的悉心调解,及时有效维护了我们之间的和谐租赁关系!”近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法院+”诉源治理机制,携手人大代表及社区党员成功调解了一起涉众型租赁合同纠纷,用实际行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租赁纠纷引发群体矛盾 曾女士将位于坪环社区的两栋楼共88套房,租赁给H公司用于经营公寓。合同约定租期为48个月,H公司应于合同到期后90日内返还房屋。租期届满后,曾女士要求立刻返还房屋,H公司则认为应按照合同约定90日内返还。双方协商未果,H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曾女士继续履行合同。 在提起诉讼的同时,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曾女士一度更换房屋大门和电表,H公司也在租户微信群发布曾女士将强行收房的通知,引发租户强烈不满,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 三方联调力促息诉止争 该案涉及88户租户切身利益,如不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考虑到调解任务的艰巨后,诉前调解法官积极与坪环社区代表联络站的人大代表及社区党员联系,引入两方力量汇聚多元化解合力,以期发挥他们群众基础好、熟知社情民意的优势,力争在诉前全力攻克该案。 
调解法官首先召开调解会议,与人大代表、社区党员一道,采取“背靠背”方式,将“情理法”融于一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逐步消弭双方分歧。经过反复劝导,双方达成初步调解意见,曾女士同意退还H公司租赁押金6万元,并补偿因提前解约给H公司造成的经营成本及月租损失共计11万元,H公司于半月内将房屋全部返还。至于租客,愿意续租的,按原租金标准与曾女士重签租赁合同;不愿续租的,则在合理期限内搬离房屋,所支付的押金由曾女士代为返还。 
调解首战告捷,调解法官趁热打铁,劝导租户打开心结,消除顾虑,着力解决其对新旧房东的“信任危机”,重构和谐租赁关系。通过三方协同努力,大部分租户选择续租涉案房产,曾女士也按照承诺,向租户代为退还H公司收取的押金,按照原合同标准重新签订合同,个别退租的租户,则在合理期限内搬离。 最终,在法院法官、人大代表、社区党员的共同见证下,曾女士与H公司签署调解协议。至此,这起涉88户租户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在“法院+”诉源治理新模式引领下,最终实现曾女士、H公司及租户“三方共赢”,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太感谢你们了!多方协同诉前联调模式,实质解决了纠纷,维护了和谐租赁关系。”签完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对三方联调高效解纷由衷点赞。 “法院+”模式高效解纷 “法院法官+人大代表+社区党员”模式,法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社区党员等参与解纷,借助地缘亲民优势,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及社区党员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形成源头解纷的工作合力,让矛盾止步在诉前,切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下一步,坪山法院将继续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深化“法院+”诉源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司法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