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这就履行,能不能先把我的失信信息撤了,我现在都没脸见人了……”日前,被执行人曾某主动联系坪山法院,将28万元欠款打到法院账户,恳请法院尽早将他的名字从失信曝光平台删除,助其重拾信誉光明做人。 令失信被执行人胆颤心寒,进而主动履行的,缘于坪山法院的联合惩戒机制。坪山法院通过加强与各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的执行联动、信息共享,织就联合惩戒“合力网”,为失信被执行人戴上了“紧箍咒”,在社会上形成“一人失信、处处受限”的氛围,让失信被执行人无所遁形、寸步难行。为了去掉头上的“紧箍咒”,做一个诚信无污的清白人,各失信被执行人纷纷主动履行义务。 我赖故而我在 任逍遥不还债 杨某与曾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坪山法院判令被告曾某偿还原告杨某28万元。判决生效后,曾某未按判决履行义务,杨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曾某仍置法院执行通知于不顾,既不主动履行,也不申报财产,而是和法院玩起了“躲猫猫”,逃避执行。经法院查控系统及线下查控,发现曾某户籍地有一处房产、居委会村民股份公司有分红款,但均处于其他法院另案查封状态。此外,未发现有其他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 后经多方查找,终于发现被执行人行踪。法官依法将其传唤到庭,详细释法析理,告知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但被执行人态度决绝强硬,坚称自己没钱,拒绝偿还。为维护司法权威,有效震慑被执行人无视法律的嚣张气焰,法院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决定。然而在强制措施的震慑下,被执行人依然“从容淡定”,接受拘留,既无知错悔过之心,亦无还款之意。 精准失信曝光 怕丢人还款忙 惩治拘执被执行人,坪山法院有“十八般武艺,且一招还比一招硬。在被执行人从容应对司法拘留后,坪山法院祭出治赖“杀手锏”——失信信息精准曝光。坪山法院在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区法院及坪山区政府官网“坪山政府在线”坪山信用网将其相关个人信息及未履行法律义务情况进行曝光,并利用“今日头条”精准地图弹窗技术,将其“失信”行为及“失信”信息推送到其住处附近用户的手机上并进行重点推送。 “哎呦,这个老赖不是我的高中同学么?”“这不是隔壁的阿姨的丈夫么,没想到他是这样没诚信的人!”……2020年4月某天,被执行人曾某在浏览网站期间发现自己欠钱不还的行为被曝光了,且被周边人广为知晓,瞬间觉得芒刺在背无脸见人,看到亲朋好友也不好意思抬头,生怕他们在上网时也发现了自己作为“老赖”的事实。 终于,被执行人顶不住这种透明度高、范围大的宣传,迫于舆论的压力,曾某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偿还所欠的全部款项,并将钱款全额打到法院账户,请求法院摘除其在被公开在网站上的信息。在收到被执行人的上述款项后,将曾某的信息从网站摘除。至此,本案顺利执行完毕。 织天罗布地网 不想赖不敢赖 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既是法院办案的需要,也是构建诚信社会体系的要求。建院以来,坪山法院健全执行协作联动机制,不断加大执行力度,构建信用惩戒大格局,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声势。 坪山法院与区其他33家单位联合签署《深圳市坪山区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惩戒措施包括从事特定行业或项目限制、政府支持或补贴限制、任职资格限制、准入资格限制、荣誉和授信限制、特殊市场交易限制、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以及协助查询、控制及出境限制等,进一步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惩戒措施有力,失信曝光力度更猛。坪山法院注重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宣传,除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外,还在坪山区重点商圈的影院等场所播放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政法委员会与坪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出品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法治宣传小饰品,在每场电影放映前向观众展示,让群众在第一时间识别身边熟人中的失信被执行人,利用熟人社会的道德评价压力,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天罗地网式的信用惩戒威慑,以司法的威慑力结合失信曝光的心理及精神压力倒逼失信被执行人不敢赖、不能赖、不愿赖,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下一步,坪山法院将继续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积极营造“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维护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坪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