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 > 新闻资讯 > 坪法快讯
 
坪山学子乐翻天!法治“嘉年华”燃超带感!
日期:2025-10-23 20:34:44 | 来源:本网 | 【打印此页】
 

  深秋十月,寒潮携冷空气南下,深圳街头添了几分寒意,但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南校区)风雅音乐厅内,却满是融融暖意。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嘉年华”在此热闹开场,用趣味与温度驱散寒意,为500余名师生带来独特的法治文化体验。

  为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共建平安校园,10月22日下午,由市中级法院、团市委、区委区政府联合指导,区法院、区教育局联袂主办的“创新坪山‘法’护航,青春逐梦‘艺’飞扬——坪山区新时代法治文化艺术进校园演出”在该校盛大启幕,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庆奇,团市委学校和少年部有关负责同志,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新利,区政府副区长刘理,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时春蕾,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活动。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关系中的带头作用的若干措施》,活动还邀请了8名来自全国、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参与,与师生共赴这场“暖秋”法治之约。

  聘书传暖意 老法官当起“法治引路人”

IMG_4066_副本.jpg


  活动以原创法治歌曲《尚法歌》开场。“天地讲方圆,法是边界线……”铿锵的节奏搭配通俗的歌词,法律的严肃性在悠扬乐声中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

IMG_4573.JPG

  歌声甫歇,现场氛围转入温馨庄重。坪山区领导郑重将聘书递至市中级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关工委主任尹平手中,这位深耕司法领域多年的老干部,从此多了一个贴近学生的新身份——“法治辅导员”。

  握着沉甸甸的聘书,尹平眼中满是笑意:“往后,我们会常带着法治故事、文艺节目来校园,用同学们爱听的语言、爱看的形式,把法律讲得明明白白、生动有趣。”简单的承诺,却让在场师生感受到法治教育的温度。

IMG_4661.JPG

  聘书的余温未散,“法治书香”又为校园添了新暖意。与会领导共同为学校赠送《孩子读得懂的漫画民法典》等法律读物,书中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只有彩色图解勾勒法律边界、真实案例还原生活场景、趣味漫画点亮知识瞬间,像一扇扇暖光四溢的小窗,引着学生走进法律世界。

  学校负责人接过书籍时感慨:“这不仅是一本本书,更是守护孩子们成长的‘法治宝典’,我们会将其纳入课后阅读清单,让法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

  好戏轮番演 普法玩出“新花样”

  聘任与赠书环节刚落,舞台瞬间变成“法治欢乐场”,一系列融合法治元素与艺术魅力的节目轮番“炸场”。深圳法院彩虹老法官文艺宣传队的演员们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化作鲜活的舞台演绎,让每一段表演都精准踩中少年们的兴趣点,让师生在欢笑中感悟法治真谛。

IMG_4890.JPG

  校园情景剧《不让青春留伤疤》率先登场,演员们用细腻的演绎,将一起真实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件缓缓铺展。从最初的言语嘲讽、孤立排挤,到后来的心理施压、肢体冲突,每一个细节都还原着欺凌事件里的刺痛瞬间,让台下的同学们凝神静观,有人悄悄攥紧了衣角,有人眼神里满是共情,仿佛透过舞台看到了身边可能存在的隐秘角落。

IMG_5109.JPG

  紧接着,“法治知识问答”环节点燃全场热情。“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民法典有多少编?”“未成年人犯罪需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主持人的问题刚落,台下的小手便如雨后春笋般举起,前排的同学更是起身争抢答题机会。答对者捧着法治小奖品笑容灿烂,未抢到者也跟着默念答案,让法律知识在互动中悄然入心。

IMG_5374.JPG

  竹板声清脆响起时,音乐快板《说宪法》惊艳亮相。演员们手持竹板,以“打竹板,走上场,我们来把宪法讲”开篇,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编成朗朗上口的唱词。韵律流转间,台下少年们不自觉跟着轻拍手掌,甚至小声跟读,让宪法知识顺着节奏钻进脑海。

IMG_5444.JPG

  随后,小品《炊事班的故事》以幽默点亮全场。演员们用夸张的表情、诙谐的对话,将炊事班法律知识竞赛演得妙趣横生,笑声里,竞赛中的法律常识悄悄融入记忆。

IMG_5538_副本.jpg

  最后,评书《最后十秒钟》压轴登场。演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成员乘机遇险,坠机前最后十秒,与警卫员相拥护住核心数据公文包的事迹。“这十秒,是院士用生命践行‘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定义务,更是对责任与忠诚的极致诠释!”短短几句,让台下师生眼眶微热,自发响起掌声,“守法护责”的种子也在感动中深深扎根。

  法官划重点 干货满满护成长

2X1A1643.JPG

  文艺展演结束后,活动进入“硬核”学习环节——坪山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一级法官徐晓敏化身“法治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专题法治讲座,用贴近校园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破解成长中的法律困惑。

  “大家有没有见过同学让帮忙‘藏东西’?如果藏的是管制刀具,会有什么后果?”徐晓敏以校园真实案例开篇,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顺势引出“向不法行为说‘不’”的主题。随后结合案例,梳理出生活中常见的四类不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谈及“不法行为的深远影响”,徐晓敏用“一张处分决定改变升学路”的案例,警示一旦实施了不法行为,将给个人带来深远影响。她还为学生算了一笔“家庭账”:“曾有学生打架致人受伤,父母赔偿了8万多元医疗费,爸爸每天下班后还要去打零工,家庭氛围也变得压抑。一时冲动的代价,需要整个家庭来承担。”真切的案例、细致的剖析,让台下学生纷纷沉默点头,深刻认识到“小错”背后可能隐藏的“大患”。

  针对“如何应对不法侵害”,徐晓敏结合校园热点问题,给出实用“防身术”:遇校园欺凌,要“保持冷静,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防网络诈骗,牢记“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不点击可疑链接”的“四不原则”。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感慨道:“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就在借钱、上网、和同学相处的小事里,以后遇到问题,我知道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文艺表演+法治讲座’的形式,比单纯讲法条生动多了,学生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学’,法治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IMG_5610.JPG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新田。此次法治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是深圳两级法院与坪山区携手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生动实践,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艺术与法律碰撞结合的魅力,传播法治力量,根植法治梦想。未来,深圳两级法院将持续联合多方力量,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普法路径,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颗青春幼苗的成长之路,为青少年逐梦人生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8-2020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48093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3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