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坪山法院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白皮书(2018—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向社会通报我院自2018年4月全面收案以来至2023年10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 白皮书介绍了2018年4月至2023年10月,坪山法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审判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发布了4起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现出坪山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司法原则和帮扶做法。 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来,坪山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与未成年人罪犯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审理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比上一年度减少85.71%,降幅明显。 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类型主要集中在盗窃、诈骗、寻衅滋事、强奸、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占比近78%;未成年人犯罪以高年龄段男性为主,16-18周岁的未成年罪犯占比约92.59%;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刑事案件中性侵案件为主要案件类型。 白皮书指出,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坪山法院秉承“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履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职责,积极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制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牢固的司法保障。 一是立足审判实际,形成工作机制。 
坚持审判专业化建设,设立由“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1名社工”组成的少年审判团队,专司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情况调查、安置帮教、犯罪预防及法治宣传等工作;加强特色审判机制建设,打造集爱心法庭、社会调查、心理疏导、法官寄语、回访帮教为一体的适合未成年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机制; 
充分运用非监禁处罚措施,避免集中监禁引发交叉感染,保障未成年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加强与民政、妇联等部门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做好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截至目前,共为33名被害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辅导、性教育、创伤处理和法律程序支持等服务。 二是重视宣传教育,源头预防犯罪。线上线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普法内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校园暴力、禁毒宣传、家庭教育法等,宣传形式包括宣讲、情景剧表演、展台宣传、观摩庭审、模拟法庭等,覆盖人群广泛,打通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每年服务超过500人次。 三是进行判后延伸,助力回归社会。严格落实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尽可能减少犯罪记录对轻罪未成年人复学、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委托社工对有需要的服刑及刑满释放的未成年罪犯提供就学就业支持,基于未成年罪犯普遍呈现的社会资源有限、家庭支持不足、自身综合素质一般和回归社会难度大的现状,对未成年人帮教延伸至判后、刑满释放后阶段。 
建立对未成年被害人帮扶机制,通过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信息保护、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亲职教育等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