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 > 法院文化 > 文化园地
 
【回眸2023】公正司法徽耀天平
日期:2024-01-24 09:49:08 | 来源:本网 | 【打印此页】
 

审判质效是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一年来,坪山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锚定公正和效率,聚焦审判执行领域难点、痛点、盲点、堵点问题,着力破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年受理案件14608件,办结13085件,法官人均结案436件,一审服判息诉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9项质效指标位居全市法院前三,3个典型案例获《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报道。

严格管理通“堵点”

案件质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过去的一年,坪山法院坚持“质量重于泰山,公正就是生命”,紧抓审判监督管理,严把案件质量关,努力将每一起案件办成精品案,以高质效办案满足人民司法需求。

强化院庭长监管责任,加强对“四类案件”的个案全流程监督,探索对涉企保全案件裁定书等文书进行阅核,保障审判权公正规范运行。完善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全年召开审判委员会会议、专业法官会议23次,研讨解决疑难案件82件。构建案件评查新模式,在深入推进常规评查、专项评查和重点评查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质量评查,评查结果与法官考核挂钩,倒逼审判质量提升。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位居全市法院第二。

改革创新破“难点”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过去的一年,为破解深层司法难题,坪山法院直面问题改革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紧扣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强化审限管理,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86天,审限内结案率高于全市法院平均值8.31个百分点。出台《关于在先行调解阶段开展诉讼前端程序性工作的操作指引》,对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在先行调解阶段全面开展程序性工作,有效避免程序空转,减轻当事人讼累,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和审判质效。充分发挥小额诉讼“一审终审”优势,稳步扩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同比增长2.2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法院第二。完善新型轻罪快审机制,打造全省首家依托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的轻罪快审法庭,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

数智赋能攻“盲点”

科技点燃司法新引擎。过去的一年,坪山法院深化现代科技与法院各项工作有效融合,通过智能化、便捷化司法服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建立“互联网+诉讼服务”的诉讼服务模式,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在线调解等服务,构建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全年网上立案10432件,占立案总数84.63%,在线调解632场、在线庭审1145场。构建集约送达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进行送达,实现快送准达,共电子送达55471件。

能动司法消“痛点”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过去的一年,坪山法院大兴调查研究,紧扣中心工作与当前难点热点,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对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痛点进行“望闻问切”,提出更多符合区情、顺应民意、贴近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年来,坪山法院开展服务创新发展、融入诉源治理等课题调研6项,已成功转化出《生物医药产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手册》《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 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关于合作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框架协议》等成果,坪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闻秀主持的课题组调研成果《员额制改革背景下基层法院法官助理权责定位调研》获评全省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8-2020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48093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378号